無為學舍

依聞思正見 定慧力莊嚴

《攝大乘論》

此論為無著菩薩所說,內容是核心並略要闡揚大乘佛法此論次第乃依止《阿毗達磨大乘經》之架構,以十相殊勝解說一切大乘之要,對於大乘佛法之學習者、學習唯識者、修習法空觀者,乃必讀之經典。

《攝大乘論科釋彙正》

《攝大乘論科釋彙正》導論(點擊展開)✅

  本書《攝大乘論科釋彙正》,是以《攝大乘論》本論為中心,統合科判、六部譯本、四部釋論本的彙編本。《攝大乘論》是以十相殊勝,來全面講述大乘佛法的要旨,是無著菩薩在西元四世紀所著,常簡稱為《攝論》。其內容簡短扼要,以甚深緣起來剖析萬有之生源,以根本法執來透徹眾生之無明。對於想要學習大乘佛法、唯識旨要、調伏法執的學習者,此論無疑為必讀之書。《攝論》本文有三卷,而世親菩薩與無性菩薩都有註釋,玄奘法師譯為十卷,一般學習講述《攝論》都會引用,對於文義理解亦是必讀之書。


  書名之中,「攝」有統攝、略攝的意思,「大乘」是指大乘佛法,不同於世間知識與智慧,也不同其餘宗教,佛法是通達生命緣起的真理,是能斷除一切苦惱的究竟智慧,就其修行目的,分為大乘法、小乘法。大乘法的宗旨是以大願大行,度一切眾生令得安樂。通達輪迴與無明是苦,先自身修行,自斷除苦,更令一切眾生離苦。如無性菩薩釋文:

 「雙修習慧悲,能作他利樂,

  利他行正道,一向趣菩提。」


所以更修一切智慧、大慈悲心,方圓滿成此佛果。小乘法的修行,限於行者自身離苦為主。以大小涵義來看,其慈悲心範圍廣、度化眾生多、無所得的智慧殊勝、接引眾生的智慧圓滿,故名大乘佛法。


  初發心學習大乘,行者多感到此法廣博微妙,義理甚深,此大乘經論,至多如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,至簡有二百六十字《心經》,難以抉擇,疑難不解,莫得其旨。此《攝大乘論》是無著菩薩以十章要意,有系統地總攝大乘佛法的要旨,能令行者得其法要,建立大乘法學習框架,次第觀察,不離正義。


  一般而言,若書名為「經」,表示此書內容由佛所宣說;若為「律」,則是記載戒律的施設因緣、開遮持犯、僧團法則等內容;若為「論」,表示由具備聖智的菩薩、聲聞所宣說。《攝大乘論》為無著菩薩所說,所以為論。此「經」「律」「論」便是「三藏」之意。


  此書引用之「科」判,為三時學會韓清淨所作,科判能表示段落之用意與大綱,是學習思維的重要輔助。其中略有幾處與菩薩釋義不合,於此彙編加以修正,可詳見註解。綜合眾藏,蒐集本論全部之六譯與四釋,統合「釋」文,標點編排,所以為「彙」。內容依據《大正藏》《宋藏》、金陵刻經處本、菩薩藏互為校對,所以為「正」。此書名義,由此可見。

 

  論主

  此論作者無著菩薩,梵語名「阿僧伽」,為西元四世紀時期北印度人,俗名婆藪盤豆。先在小乘出家,修行空觀初不相應,便要自殺,賓頭盧阿羅漢在東毘提訶觀見此事,從彼方來教與小乘空觀,如說修行便有所成就。但菩薩心觀此教理未是究竟,認為實相法理非止於此,當更圓滿,於是乘神通上兜率天內院請法於彌勒菩薩。彌勒菩薩即為開示大乘法,無著菩薩回到人間之後思維修行,更加圓滿其禪定與智慧,成就三地菩薩(發光地)。之後,無著菩薩便在當地,宣講彌勒菩薩所說大乘法義。當時學習者,大多難有信心。無著菩薩於是發心,願令眾生信解大法。便請彌勒菩薩下來人間說法。此段期間,一共在人間講述共有五部論典:《瑜伽師地論》《分別瑜伽論》《大乘莊嚴經論頌》《辯中邊論頌》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》。論主的此番事蹟,於本論《世親菩薩釋》中,亦可見記載:

 「我師於此非前後,逢事聖者大慈尊,

  依止無動出世間,放大法光三摩地。

  闡揚妙法流清譽,如日舒光遍十方,

  文光無垢最甚深,諸了義經所隨順。 」

「我師」是世親菩薩尊稱無著菩薩為老師,「大慈尊」即彌勒菩薩。


  關於無著菩薩的事蹟,略述如上,詳細可見於《婆藪槃豆法師傳》《瑜伽師地論釋》《大唐西域記》卷五等。西藏傳本的記載,另有菩薩以慈悲心割肉代狗餵蛆之故事,讀者可自行參照。


  論主著作有《攝大乘論》《大乘莊嚴經論》《顯揚聖教論》《大乘阿毗達磨集論》《六門教授習定頌》《金剛般若論》《順中論》。

 

  釋論主

  《攝大乘論》在印度時期的釋論,傳來漢地的共有兩部,分別是《世親菩薩釋》與《無性菩薩釋》。

  在此先介紹世親菩薩。無著菩薩是世親菩薩的哥哥,也譯為天親菩薩。如同哥哥,他也在小乘出家,戒行清高,學識過人,有造《七十真實論》駁斥外道,之後歷時四年深研《大毗婆沙論》,通達小乘十八部派教義,學成之後為大眾講解之,並著《俱舍論》。此論以一切有部為中心,並以經部之長補足其缺,自成體系,是小乘論中極為重要與敘述完整的一部論。


  世親菩薩在此期間,對於大乘佛法多有批評,無著菩薩觀察弟弟,天資聰明過人卻對大乘沒有信心,擔心他宣說甚至造論以毀謗大乘,將永沉三惡道中,便傳消息給他,表達兄長有病,希望能來探望一面。同時無著菩薩安排,請兩位比丘住在其客房邊,等世親菩薩到了後,讀誦《華嚴經》〈十地品〉與《阿毗達磨大乘經》。屆時,世親菩薩於客房安頓之後,聽聞僧誦大乘文義,內心歡喜,調柔踴躍,原本的成見也開始動搖。之後,無著菩薩見了弟弟說:「我心有病,由汝而生。不信大乘而生毀謗,由此惡業必永淪惡道。」世親菩薩內心驚恐,請其解說大乘要義。就此,經過一番勸說與開示,世親菩薩智慧觀察,便知大乘教義與理相應,小乘為失,大乘為得,若無大乘,便無三乘道果,自此迴小向大。


  世親菩薩對大乘佛法生起恭敬心後,也慚愧於過去所造的惡業,深懷自責地向無著菩薩說:「我此惡業,皆由舌造毀謗之業。現在應該割舌懺悔!」無著菩薩說:「你若割了一千個舌頭,也不能滅罪!應該發起懺悔之法。即由舌造罪,需由舌滅罪。你應該弘揚大乘佛法,即可滅罪!」於是,在無著菩薩圓寂之後,世親菩薩便廣弘大乘經論。其著作有《十地經論》《涅槃論》《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》《金剛般若論》《無量壽經優婆提舍》《佛遺教經論》《維摩經論》《攝大乘論》《三自性論》《佛性論》,造《辯中邊論》《唯識二十論》《唯識三十頌》。相傳其能背誦之經典,有聲聞藏五百部,大乘藏五百部,陀羅尼咒五百部。故後世尊稱為千部論師。


  無性菩薩所造論釋,唯有玄奘法師傳譯一本,藏經中亦無此菩薩的事蹟傳記。然而,在菩薩釋文末,無性菩薩自述說:

 「我無性已發,求佛果妙願,

  於淨境理教,悲慧積於心。

  從諸師正聞,如實深信解,

  專念現前故,已述造斯釋。」

可見此菩薩定力、慧力殊勝,絕非等閒之輩。

 

  說論因緣

  無著菩薩成就大乘空觀之後,便於當地宣講佛法,在當時時空背景下,小乘部派興盛多於大乘,學習者多、教理廣行,除此之外更有不少邪見流傳。論主便以慈悲心,以其如實智、後得智書造此論,闡釋大乘要義與觀察之法,令修行者可以深入觀行。如《世親菩薩釋》的歸敬頌所言:

 「軌範諸師今減少,真法正理多渾濁,

  皆由聰叡邪慢人,依自尋思失教證。」


  在三卷的論文中,論主以十章要義統攝解釋大乘佛法,其中特別著重解釋大乘無分別智,依止此論前後披讀,得以次第習得大乘相應慧之境、行、果。初開篇的〈總標綱要分〉為前言,境相應的是〈所知依分〉〈所知相分〉;行相應的是〈入所知相分〉〈彼入因果分〉〈彼因果修差別分〉〈增上戒學分〉〈增上心學分〉〈增上慧學分〉;果相應的是〈彼果斷分〉〈彼果智分〉。


  對於大乘的學習者,依止此建立之境、行、果的次第系統,即是修行觀行之系統指導。此大乘境之法教,分別解釋阿賴耶識與三自性,通達此境,即可契入佛智慧對一切法的施設與觀察,在此基礎上,行者的學習便得一明確框架,不至於茫茫法海而不知所云。大乘行之法教,則開示指導無分別智、波羅蜜多、十地修道、增上三學,行者止觀便依此建立。大乘果之法教,則說明佛果的煩惱障斷與所知障斷,成就三種佛身四種智慧。而若歡喜文略者,可直接學習論本,內容有三卷;若歡喜文廣者,可配合二菩薩釋,共十七卷;若還感覺不足,六譯四釋綜揉諸文,乃最好選擇。

 

  修習觀察

  《攝大乘論》特點之一,是其對修行無分別智有一明確的理論與指引。如前所說,佛法是通達一切生命緣起的真理。緣起的道理,在小乘法中宣說十二緣起,現在宣講大乘佛法時,更是深入的宣說阿賴耶緣起。


  從小乘佛法的目的來看,其修行目的在於自身苦惱的止息,最終不再受生老病死之苦。既然生命是緣起法,種種的苦必有其因緣,所以首先須探究生老病死的緣起,尋求其根本之因,進而修行斷除苦因;苦因不現,自然也沒有苦果。如同樹木花草,如果破壞其種子,自然也沒有發芽、成長、開花、結果的一切後續。小乘行者實觀生命,一切都是緣起而有故無常、無常變化故不定、不定故苦、苦故不自在。如此的生命,找不到自在的我存在。所以滅除無明,不執著有自在我,自然也沒有老病死苦,這就是安樂的寂滅涅槃。


  本論提到,十二緣起屬於「分別愛非愛緣起」,說明眾生由顛倒的我執,進而衍生起惑、造業、得果的種種有漏法,此中一切可愛果報與不可愛果報,都屬於十二緣起。順於十二緣起,便有生命與三界六道;逆於十二緣起,即遠離生死與三界六道。此無明就是具備我執的無智相貌,也稱為染污無明、有漏、煩惱、煩惱障。


  大乘法教更微細的開示緣起,從一切法因來解析,即是阿賴耶緣起,論中名「分別自性緣起」。此「一切法」,不只解釋生死的有漏法,更包含無漏法。也就能在小乘行者的無漏清淨境界上,更破壞其有所得的執著,進一步的通達無所得。所以,愚癡執取有漏法,名為凡夫;愚癡執取無漏法,名為聲聞、緣覺。如《解深密經》說:

 「阿陀那識甚深細,一切種子如暴流,

  我於凡愚不開演,恐彼分別執為我。」


所說之「愚」即是聲聞緣覺。這類愚癡,名為不染污無明,也稱為不染污愚、習氣、法執、所知障。若要破除,須以大乘的無分別智來觀察諸法實相,得以破除一切的我執、法執。如〈增上慧學分〉中說:

 「如虛空無染,是無分別智,

  解脫一切障,得成辦相應。」


  此說「無分別智」欲解了之,要先明白「分別」。此即是以有所得的執著,生起「我執」與「法執」。在《世親菩薩釋》中說:「即大乘中菩薩煩惱,以諸菩薩種種分別為煩惱故。」所以發菩提心的行者,明白通達阿賴耶識緣起與三自性的境界實相後,直接以大乘無分別智做觀察,可以一併對治我執、法執,即是於煩惱障、所知障同時調伏。此正念即是無所得的智慧,即是大乘的無分別智,也就是般若波羅蜜。


  如前已釋,大乘佛法是以無分別智、廣度眾生為中心的,對於廣度眾生而不退卻的佛、菩薩來說,聲聞、緣覺的清淨心安住於「苦真是苦、集真是集、滅真是滅、道真是道」的無漏正念之中,並執取為實有,此有所得的法執,雖是無漏清淨,但亦成其大慈悲心的障礙;也是其圓滿福德、一切種智的障礙。


  在〈所知相分〉〈入所知相分〉將悟入唯識的用功方法,統整成一個完整的指南。開示許多重要概念,包含:三自性、唯識無義、能遍計與所遍計、云何遍計能遍計度、名不稱體、四尋思四如實智。論文中可以看出,修行不是玄妙而神話的,而是對心識相貌的正確學習,建立此正知見之後,配合思維、修觀,最終覺了如其實際的法相。此正確智慧成立之後,錯誤的認知與執著,自然不復存在,就此調伏煩惱、乃至斷除煩惱,便能逐漸地離苦。此無分別智的解說。在〈增上慧學分〉中有進一步的解釋。

 

  歷代譯本

  此論譯本,論文共有六譯,其中梵文譯本有四部,藏文譯本有兩部。分別是:

魏本:北魏,佛陀扇多譯,共二卷。(T1592)

陳本:陳,真諦譯,共三卷。(T1593)

隋本:隋,達摩笈多譯。(T1596摘選)

唐本:唐,玄奘譯,共三卷。(T1594)

藏譯韓本:韓鏡清譯。

藏譯呂本:呂澄譯(唯有所知依分)。


  其中最初翻譯的魏本,文字最略,也沒有分品分章,其餘諸本都有分品分章。隋本是從笈多法師的《世親菩薩釋》中所擷取。在近代,有兩部依西藏傳本《攝大乘論》翻譯之漢文本,也在此書一並收錄,以供參考。

  此論印度時期菩薩釋本,流傳至漢地有兩部,分別是《世親菩薩釋》與《無性菩薩釋》。此中《世親菩薩釋》共有三譯,《無性菩薩釋》有一譯。分別是:

世親菩薩釋:陳真諦譯,共十五卷。(T1595)

世親菩薩釋:隋達摩笈多譯,共十卷。(T1596)

世親菩薩釋:唐玄奘譯,共十卷。(T1597)

無性菩薩釋:唐玄奘譯,共十卷。(T1598)


  此二菩薩釋文對於本論的學習,可謂必讀。隋本世親菩薩釋文字上很相似於陳本,義理上與唐本更近,對讀之下,隨、唐二本忠實的翻譯了梵文菩薩釋,而陳本的內容最多。對照其他譯本,其增添的文義,一般認為多有真諦的見解。此中個別,於後詳談。


  歷來學習《攝論》的行者,在玄奘法師譯出唐本之前,多用陳本為準,其流佈甚廣,因此有攝論宗的稱號。但自唐本譯出之後,便多採唐本為準(包含論本與二菩薩釋),餘本則作為參考。究其因由,略舉如下。

  第一、玄奘法師還未西行求法時,當時南道、北道有兩事的辯論一直不能決定,其一、阿賴耶識的體性為真、為妄?其二、佛性為現常、為當常?依據彼時已翻譯的佛教典籍,包含真諦法師所翻譯之《攝論》與眾經論,也無法決定斷疑。

  第二、玄奘法師十三歲出家,孜孜不斷學習教理,二十六歲西行,四十三歲回長安。印度求學十七年中,更廣學佛法,著有《會宗論》《破惡見論》,並在曲女城舉辦的一場全國性的辯論大會,提出所著論述,十方大乘、小乘、婆羅門、外道共約五千多人集會,前後十八天,無人能對《破惡見論》提出反駁。會畢,眾人恭敬讚嘆,大乘學者讚名「大乘天」,小乘學者讚名「解脫天」。這項空前絕後的至高名譽與認同,彰顯出奘師的智慧殊勝,亦奠定其在佛教界中的地位。

  第三、玄奘法師所帶回的經典,數量與內容都是歷史上最豐富的,其所抉擇的翻譯成果,文辭、思擇、觀行,涵容自洽,通達勝義,無所妨礙。

  第四、玄奘法師的翻譯條件,在人員上、護持上,都是歷代翻譯師所不及的。

  玄奘法師回唐之前,當時攝論學派之盛行,可見於諸高僧傳與日本的經論錄中,此中記載有四十多部陳本攝論的註釋。不過,奘師帶回的豐富文本與法義譯出之後,圓滿了當時漢傳佛教的不足之處,之前所傳諸多陳本的註釋,也無人再學習,現在大多已經佚失,剩餘也只存殘本。

 

  觀點剖析


  一、種子本有與種子新熏

  本論〈所知依分〉指出,一切法必須有名言熏習種子作為因,而種子可分二類:雜染種子與清淨種子。雜染種子屬於能生三界六道流轉的因;而清淨種子是能成般若聖智的因。此中,清淨種子更分為本有種子與新熏種子。本有種子是無始以來就存在於阿賴耶識的;新熏種子指的是透過聞思修而熏習的。從熏習與緣起的觀點,可知此二類種子缺一不可。若唯依新熏種子,佛便不需安立三乘與一闡提,因為新熏可以成辦一切;若唯依本有種子,佛便不需累劫說法教化眾生,因為本有可以。

  近代有觀點認為,《攝大乘論》是種子新熏論,其實不然。在本論〈所知依分〉說:「又出世心昔未曾習,故彼熏習決定應無,既無熏習從何種生?是故應答: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。」這是表達必須有新熏,未有清淨熏習的眾生才能有出世智慧生起;也是論主強調聞思修必有所成就。但是最初一念的新熏,探究其生起因緣,必依止本有種子為因,才能現起,如同〈所知依分〉開篇說:「無始時來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諸趣,及涅槃證得。」在全無新熏種子的時候,還是以無始的本有清淨種子為依止,才能引發熏習,漸漸證得涅槃。此中文義道理圓滿,讀者應當多所思擇。


  二、諸識安立差別

  本論對於依他起諸識的解說,並不全然採一般廣知的八識,亦非只用一種施設方式,而是有數種類別:

  第一類:於〈所知相分〉,依照諸識的功用行相,安立十一識:「身識、身者識、受者識,彼所受識,彼能受識,世識,數識,處識,言說識,自他差別識,善趣惡趣死生識」。

  第二類:也是〈所知相分〉中,安立一意識:「彼彼依轉得彼彼名」「如是五根所行境界,意各能受,意為彼依。」說明意識在五根活動時,就有五識的假名,而色聲香味觸的緣取作用,其實也是意識的範圍,或可假名為前五識而已。

  第三類:接上文,以安立阿賴耶識為(一切)因識,其餘轉識都屬於其相分識、見分識,文曰:「若處安立阿賴耶識識為義識,應知此中餘一切識是其相識,若意識識(第六)及所依止(第七)是其見識,由彼相識是此見識生緣相故,似義現時能作見識生依止事。」

  第四類:即是常見的八識安立,多處可見。如〈所知相分〉中說:「若眼等識,以色等識為相,以眼識識為見;乃至以身識識為見;若意識,以一切眼為最初,法為最後諸識為相,以意識識為見。」

  初學此論,面對多種的諸識安立或許困惑,但究其理,論主只是對心識的作用,用不同的方式安立名字。如同一個物體以不同角度剖析與描述。綜觀文義,唯識無義,此道理通於一切心識,但究緣起,行善、造惡、成就聖道,都是在第六意識所造作的。本論強調於修四尋思四如實智,證入大乘無分別智,即是如實觀察第六意識的相貌,於名言相不取增益。使用上述的四類安立,都能達到這個目的,於第六意識如實了知,最終悟入三自性。所以,不論是此四類的觀察學習,或一心論、諸識差別論,王所一體論、王所差別論,重點在於表達有情的心識相貌,令行者如實觀察時,成就破虛妄執著的智慧。

  凡夫學習但於文字思維推敲,多是比量境界不如實覺。論主無著菩薩,位登三地,由根本智與後得智發動安立的名言教導,是其證入離言法性之詮表,屬聖言量,決定無有疑惑。無倒觀察有情心識的相貌,如同〈入所知相分〉說:「又後得智,於一切阿賴耶識所生一切了別相中,見如幻等性無倒轉。是故菩薩譬如幻師,於所幻事於諸相中及說因果,常無顛倒。」又如《世親菩薩釋》:「無分別智斷一切障證得佛法,此後得智復何所用?無分別智不能宣說諸因果法,無分別故。由是因緣須後得智,宣說所有諸因果法常無顛倒,譬如幻師於所幻事。」以聖智故,因果法相得以宣說,行者若殷重、恭敬、正念無間,決定是能由此引發無分別智。


  三、陳本之別異

  陳本翻譯文義與其餘譯本多有出入,此中別異的內容如下:

  一、解釋阿賴耶識:解釋「無始時來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諸趣,及涅槃證得。」中,陳本對此「界」說為「以解為性」,其有五義,這是餘本沒有的內容。《釋論》卷一說到:「一、體類義,一切眾生不出此體類,由此體類眾生不異。二、因義,一切聖人法四念處等,緣此界生故。三、生義,一切聖人所得法身,由信樂此界法門故得成就。四、真實義,在世間不破,出世間亦不盡。五、藏義,若應此法,自性善故成內,若外此法,雖復相應則成㲉。」此五何意?在卷十五解釋「法界」「法身」,即此五義,「此中應明法身業,而言諸佛法界者,欲顯法身含法界五義故,轉名法界。」可見其解阿賴耶識有法界的意義。此多有爭議。

  二、解釋阿陀那識:「阿陀那識」一詞,在諸本的翻譯,皆為阿賴耶識的別名;而陳本更將其意擴展包含染污意,此染污意餘本多解釋為第七識。可見此文:卷一釋文云:「阿梨耶識(阿賴耶識)亦名阿陀那」這與餘本的意思相合。而後文做了別解:「二、有染污意,與四煩惱恆相應:一、身見,二、我慢,三、我愛,四、無明。」釋文:「此欲釋阿陀那識。」「由我執恆相隨,施等諸善常為我執所雜、我執恆隨。若離無明,則無此事。此無明若離依止,則不得有。此無明依止若離阿陀那識,無有別體。」即對於四煩惱,不再別安立為第七識,統合在阿陀那識之中。

  三、大乘修行次第:一般解釋菩薩修行次第,是於初地始入聖位,而陳本釋為十解入聖位,其卷三曰:「菩薩有二種:一、在凡位;二、在聖位。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是凡位,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。」

  四、大乘修行時間:對大乘修行的時間,陳本有特別之說,見卷十一:「有五種人,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,或七阿僧祇劫,或三十三阿僧祇劫。」「諸菩薩從三十三大劫阿僧祇來,在十解、十行、初地已通達三乘聖道正理,離斷常執……」

  五、定性二乘可轉佛道:陳《釋論》卷十五說:「復次佛化作舍利弗等聲聞,為其授記,欲令已定根性聲聞更練根為菩薩,未定根性聲聞令直修佛道,由佛道般涅槃。如佛言曰:我今覺了過去世中,已經無量無數劫依聲聞乘般涅槃。欲顯小乘非究竟處,令其捨小求大故,現為此事。由如此義,故說一乘。」


  另外,真諦法師之翻譯體系,多有安立第九識「阿摩羅識」表示清淨識、無垢識,因為客塵染之故為不淨。陳本《攝論》雖然沒有這個名相,卻在其文多有此意,如同前說第一點。此論點是當時南道、北道爭論重要論點之一,後代也多有探討與爭議。而玄奘法師之譯文體系,將清淨法的理性與行性做分開解釋,眾生的修行即在此行性上努力「轉識成智」,成就無分別智。在此強調,陳本的特殊見解不應一向否定,其義如果自洽而符合三法印,亦能有清淨障礙的觀行作用;同時,在文義不明的段落,陳本的解釋具備相當參考價值。在此提出,讀者應可抉擇審思。

 

  結語

  《阿毗達磨大乘經》〈攝大乘品〉是本經綱要,論主依止此經解釋大乘法要,也表示此論是依止佛的宣說而成。書中,論主更引用了《華嚴經》《大般若經》《解深密經》《方廣經》《思益梵天所問經》《增一阿笈摩》《如來出現四德經》等佛語,前後文義貫穿縫綴,宣達解釋大乘法義。這也顯現了大乘是佛說的傳承,絕非是論主自己的思想。故此論結尾,無著菩薩說道:「《阿毗達磨大乘經》中〈攝大乘品〉,我阿僧伽略釋究竟。」就代表本論源自佛所說的法教,更有諸經佛語加以印證。


  由此可知,學習佛法,能以閱讀印度時期的聖言原典為要,透過原典中的文字,能夠不增不減的理解諸法實相。也如同論中所說,修行的智慧必須「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」,我們所遵循的內容,必由具備聖智、悟入法界的覺者所說,才能作為學習之處,方才能救護眾生的苦惱。如果因為文字的困難而棄捨寶藏,而學習一般流行的解釋,恐怕知見混雜,過患深遠而不自知。此現象在現今佛教界中,明顯可見。


  最後,關於無分別智的學習,以下列出的經論可以相輔相成,更得勝解:《瑜伽師地論》的〈本地分.真實義品〉以及〈攝抉擇分.真實義品〉;《解深密經》的〈心意識相品〉〈一切法相品〉〈無自性相品〉〈分別瑜伽品〉。願諸行者依此聖教,法為皈依、法為救護,獲得清淨大乘佛法之正見!


  今為宏通殊勝十相《攝大乘論》,善求圓滿,彙編六譯四釋,校對其謬,抉擇解註,冠以科句,編輯組乃盡微薄之力,合此三篇《彙正》,初篇計約四萬字,第二篇計約十九萬,第三篇計五十萬餘字。願行者於中統攝對讀,聞思增益,抉擇加行,獲益匪淺,可達勝義無分別,調伏煩惱所知障。

 

  謹此為做導論

  無為學舍攝論編輯組 敬書


《攝大乘論科釋彙正》,以《攝大乘論》本論為中心,綜合眾藏,依據《大正藏》《宋藏》《菩薩藏》及「金陵刻經處本」互為校對,統合三時學會之科判、歷代六部譯本、四部釋論本之釋文,加以錯謬校正,標點編排,彙編而成。

印刷採16開精裝,全書共分三篇,第一篇:大字讀誦本;第二篇:唐本並二菩薩釋;第三篇:六譯本與四釋本合編。對於《攝大乘論》的學習者,於大乘佛法之中的聞思、疑難的決擇,乃至修行調伏煩惱、通達無分別智,無疑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增上緣。


學習資料

請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