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為學舍

依聞思正見 定慧力莊嚴

《瑜伽師地論》

廣隆寺彌勒菩薩半跏像

此論是在西元四世紀時,彌勒菩薩應無著菩薩的請法因緣,從兜率天來到當時的印度現身說法的。其內容是系統性、全面性的解釋一切佛法的理論與修證方式。在玄奘法師的翻譯之後,共成100卷,也稱之為《大論》,為漢傳佛法之中學習與修行所必須的的一塊至寶。

新制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

新制《瑜伽師地論》披尋記科判序(點擊展開)

《瑜伽師地論》是等覺大士彌勒菩薩總攝世尊一代時教的聖典,是融貫三乘要義的教法精華,是指導瑜伽止觀的稀有教授,是玄奘法師赴印取經的根本所在。

正如最勝子等菩薩所著《瑜伽師地論釋》中所說此《瑜伽論》之殊勝:

理無不窮  事無不盡

文無不釋  義無不詮

疑無不遣  執無不破

行無不備  果無不證

論中教義與修證的教授次第嚴整,對於諸多大小乘經典予以詮釋及深廣的抉擇。對現時代,特別是處於種種異執紛諍和知見混雜環境中的修學者而言,此聖典具有重光正法,正見和正行等極為殊勝的指導意義。

蓋因受近代日本學者的影響,有人懷疑此論的作者是人間的彌勒論師或論師集體所為。然考之論章典籍,則不應盲視已有之依據。如登地菩薩聖無著(Asanga)在《顯揚聖教論》自頌中云[一]

稽首次敬大慈尊  將紹種智法王位

無依世間所歸趣  宣說瑜伽師地者

昔我無著從彼聞  今當錯綜地中要

此頌明確指出宣說《瑜伽師地論》的論主是兜率天上的補處大士慈氏菩薩,而無著菩薩是依彼親聞的。《瑜伽論》是彌勒菩薩宣說,而錯綜其精要的《顯揚論》則是無著菩薩的著作。依此,亦不應將《瑜伽論》的著者如西藏傳統那樣僅歸為無著本人。也可能是《顯揚論》僅存漢地,藏傳缺無的原因吧。顯然若與現代學者的推測來對論,無著菩薩本人的論典應更真實可信。

另外,還有今人疑惑彌勒菩薩只宣說了本地分,其餘的四分為無著菩薩所著。然最勝子等菩薩的《論釋》中說:

稽首無勝大慈氏  普為利樂諸有情

廣采眾經真要義  略說五分瑜伽者

此頌可以看出:《瑜伽師地論》的五分都是無能勝慈氏菩薩所說的。

另外還有一處旁證,即真諦三藏的《婆藪槃豆法師傳》云:「無著法師即自發願:我今欲令眾生信解大乘。唯願大師下閻浮提解說大乘,令諸眾生皆得信解。彌勒即如其願,于夜時下閻浮提,放大光明,廣集有緣眾,於說法堂誦出《十七地經》。隨所誦出,隨解其義。經四月夜,解《十七地經》方竟。」

此《傳》說彌勒菩薩是因無著菩薩的勸請,從天上來到人間宣說的《瑜伽師地論》。在為時連續四個月的夜間,除了誦出本地分《十七地經》外,還親自「隨解其義」,這即應是抉擇分等內容了。

蒙 玅境長老法乳之恩,於美國法雲寺開講《瑜伽論》,引導了越來越多的人發心聽聞學習此論。為了便利大眾的修學,今在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的基礎上校對原文及植入科判,並變更為雙欄豎版。

此中值得注意的是:《披尋記》的原著者韓清淨居士在《敘》中提到將原文前後變動的情形,即將原屬卷六十九之〈抉擇分聲聞地〉的一部分移至卷六十五〈抉擇分思所成地〉;又將原卷六十六中一段〈抉擇思所成地〉移至卷六十一〈抉擇有尋有伺等三地〉。他的想法認為:「此則章節錯簡,毫無疑義者也。披文勘校,盡人能知。初則以為傳刻之訛,繼乃知為梵文之誤。」韓居士沒有說明是如何見到梵文本進而斷定是錯簡的。

然而,《瑜伽師地論》抉擇分的梵文本至今尚未出版。如關世謙先生所言[二]:「但梵文原典卻沒有完整本。現在已經公開發刊的完整本有:荻原雲來博士校定出版的菩薩地梵本(Bodhisattvabhumi,2 vols.Tokyo,1930-1936)和最近由巴達恰魯亞教授,依據拉弗拉•桑庫裡提亞那在西藏所發現的梵文抄本,以第一分冊加以校訂出版的本地分,從五識相應地直到無尋伺地(漢譯第一卷—第十卷)[三](The Yogacaryabhumi of Acarya Asangáutta ed.by Vidhushekhara Bhattacharya Part 1,Unuversity of Cala-utta,1957)。」另外,日本學者宇井伯壽也說[四]:「據說印度的Rāhula Sāṅkṛtyāyana法師前往西藏,數次搜尋梵文本,最終發現了除〈菩薩地〉之外的《瑜伽論》五分全體的梵文手抄本。我並沒有親眼見過該手抄本,也沒有直接從當事人口中聽說,因此不敢保證。也聽說此次發現是在這次世界大戰之前。」這也就是說,對文獻重視的日本人在1958年時,除了傳說,還未見過抉擇分的梵本。乃至到今天,雖有本地分大部分梵文本出版,但抉擇分的梵文部分仍未面世。

因此較為可行的是,通過目前現存的藏文大藏經作為另一單獨行本作為校對。若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梵本譯文相校皆無錯亂,則錯簡錯譯的情形就難以成立了。為此,我查證了藏文瑜伽論抉擇分的內容,發現六十五卷末之行文與漢譯一致;另外,同為民國時期支那內學院的校勘藏文的版本亦無改動;另外,從《遁倫記》採集的諸位譯場大德的著述來看,不論是在印度學習三遍《瑜伽師地論》的玄奘法師本人,或持梵本翻譯證義的諸師皆未對此處有何異議。

若從論文文脈角度來看,亦無非移動不可之必要。如本論六十五卷對應十六卷〈思所成地〉第二部分﹝思擇所知﹞,其文僅約有無性相來觀察所知義,移入之文並不相稱。且,若無移入內容,〈抉擇分思所成地〉正對應其後思擇諸法的內容,即先說﹝所緣﹞,後﹝因思所緣﹞繼說勝義伽他之人法無我義,次第正成。移至卷六十一之﹝三苦性﹞等文亦屬卷六十六〈抉擇思所成地〉中﹝勝義伽他﹞之四諦[五]。由上諸多依據與思擇,故知不應移動。因此,即使有梵文等確鑿證據,亦不應擅自移動原文,可以加注說明及證據,以免導致割裂原貌,或導致誤讀等後果。

此上僅系筆者依事教文理推證之淺見,或恐有冒犯原著者之失,在此亦僅作提示之意,請各位善知識再加詳審,免致錯謬。若有不妥之處,歡迎大德方家指正。

謹此作為本書新制科判之序也。

無為學舍大論編輯組 敬書

新制《瑜伽師地論》披尋記前言(點擊展開)

一、緣起

在漢地,描寫唐玄奘三藏法師取經的《西遊記》家喻戶曉。但,即便是在漢地文化圈的佛教徒,也很少知道,玄奘法師當年印度取經的真正原因。由此,需知漢傳佛法當時的狀況。

佛陀降生印度,是以當地語言說法。漢地佛教徒學法,須透過譯經師翻譯,才有漢文的經律論可以學習。官方記載,漢傳佛法始於東漢初年漢明帝時期,到唐朝初年時,已歷六百多年。這時來到中國的譯經雖多,但有些文本短缺,或不詳盡之處未明確闡釋;甚至存在些許錯誤[vi]

當時佛教興盛,各派爭輝,卻有些疑惑未解:關於阿賴耶識的體相總有疑惑之處,而對佛性是為當常、現常亦存有諍論。兩派思想都有經論佐證,未有人能除疑通釋。因此,久學之人莫能勝解,新學之人莫衷一是,未皈依者不起信心。為漢傳佛法流通與修學造成了滯礙。

玄奘法師正是在這樣的狀況下,來到佛法中。法師自幼善根淳熟,少欲好學[vii]。十三歲出家,才智、念力過人[viii],天資卓越、勤學樂法。除自己深入學習之外,還走遍長安、四川與長江沿岸遍尋善知識,欲決法理疑難。然而,由於漢文經論乏少,惑無得解。之後會遇印度僧人波頗蜜多羅,提到印度最大的佛教學府那爛陀寺,戒賢論師正在講解《瑜伽師地論》,此論通論三乘學說,可以會通各派歧義。這樣的契機,讓奘法師決心西行印度求取《瑜伽師地論》。

奘法師經千里跋涉,徒步沙漠,翻過雪山;沙河蔽日、餐風茹雪。所經危厄,只能用九死一生來形容[ix]。歷經三年旅途,到達印度,便四處尋求善知識學習。幾處參學,後至那爛陀寺正式拜見戒賢論師。在當時,戒賢論師窮覽一切經論,德秀年耆,為眾宗匠。當他得知玄奘法師從中國來,且是三年前出發的;激動涕泣不已,請覺賢法師說了一段三年前的因緣,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云:

「(戒賢)和上昔患風病。每發,手足拘急如火燒刀刺之痛,乍發乍息,凡二十餘載。去三年前,苦痛尤甚,厭惡此身,欲不食取盡。於夜中夢三天人,一黃金色,二琉璃色,三白銀色,形貌端正,儀服輕明,來問和上曰:『汝欲棄此身耶?經云:「說身有苦,不說厭離於身。」汝於過去曾作國王,多惚眾生,故招此報。今宜觀省宿愆,至誠懺悔,於苦安忍,勤宣經論,自當銷滅。直爾厭身,苦終不盡。』

和上聞已,至誠禮拜。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語和上曰:『汝識不?此是觀自在菩薩。』又指銀色曰:『此是慈氏菩薩。』和上即禮拜慈氏,問曰:『戒賢常願生於尊處,不知得不?』報曰:『汝廣傳正法,後當得生。』金色者自言:『我是曼殊室利菩薩。我等見汝空欲捨身,不為利益,故來勸汝。當依我語,顯揚正法《瑜伽論》等,遍及未聞,汝身即漸安隱,勿憂不差。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,欲就汝學,汝可待教之。』法藏聞已,禮拜報曰:『敬依尊教。』言已不見。自爾已來,和上所苦瘳除。」」

可見得,奘法師的西行,與《瑜伽師地論》等經論的漢譯,是仰仗諸大菩薩護念的。

在當時那爛陀寺正處於鼎盛時期,每日講席一百多處,僧人總一萬多人。有學大乘、小乘部派,因明、聲明等諸論。論師之中賢善雲集,一千多師能通達二十部、五百多師通達三十部,奘法師在內共十師通達五十部。唯戒賢論師一切窮覽。法師在那爛陀寺五年,向戒賢論師學習《瑜伽師地論》三次及眾多經論。之後又往四方參學,共在印度學習十多年。據《慈恩傳》所載,奘法師學成歸國時通達至少八十部論。

那爛陀寺時有論師以空破有,法師造《會宗論》(三千頌)融會貫通,彼師對辯數往而無復酬答,就此消融空有兩派諍論。後有小乘學者造論毀謗大乘,辯才極高難以破斥,當時統一印度之戒日王信大乘法,書戒賢論師請僧答辯,奘法師便造《破惡見論》[x](一千六百頌)破之。更有數次外道造論挑戰那爛陀寺僧,法師與論皆一一破之。

《破惡見論》造畢,戒日王得請法師入宮供養,請論學習,讀畢大讚。王感此論破斥一切邪見,應辦無遮辯論大會,弘揚大乘是佛說的正知見!於是邀全印度國王與論師,在曲女城召開無遮大會。與會有十八國國王、通達大小乘三千餘僧、外道兩千餘、那爛陀寺千餘僧,賢智雲集。加上侍者、群眾,方圓數十里皆是人群。會場入口高懸一份《破惡見論》,場內請僧人讀頌宣示,問論之師若能破者,奘法師將斷首相謝。然而,一連十八天過去,無人能發言挑戰玄奘法師之論。一時,大乘佛法的殊勝與玄奘法師的大智慧,盛名廣傳於印度全境。大乘眾讚名摩訶耶那提婆(大乘天);小乘眾讚名木叉提婆(解脫天)。令無量人返邪入正,棄小歸大。此後不久,法師便啟程返回長安。

二、成辦

奘法師回到中國,速往拜見唐太宗,太宗時迫征討高麗,見師言談甚歡,意猶未盡便已日落。遂下旨周備譯經一切所需。並召集全國對於佛法、文字、修辭、梵文之翹楚,集會於弘福寺國家譯經院,由奘法師擔任譯主,前後共設十二項分工[xi];舉國共成譯經大業。法師一生共譯出了七十四部,一千三百三十八卷經論;不僅為歷來數量最多、文義最優的,更重要的是:法師以其高深的智慧,抉擇出以《瑜伽師地論》為中心修行次第,其他極具份量的經論為輔,翻譯出一套次第分明、架構嚴謹的修行法要。

在玄奘法師之前的漢譯經典,對於修行之境、行、果的闡述,多偏重於境、果二門;明確而嚴謹的行門教導,缺乏完整的翻譯;奘法師的智慧,彌補了漢傳佛法的這個遺憾,其用意正是讓修行者,透過《瑜伽師地論》圓滿的學習修行次第。若疑惑不解或更求多聞,即能於其所簡擇之經論中找到圓滿答案。正如《大論》卷七十七所示:

於法假立瑜伽中 若行放逸失大義

依止此法及瑜伽 若正修行得大覺

三、聖教之道

當今資訊交流迅速與多元,佛法的學習顯示出興盛之相。但時為末法,學習止觀者更需要這樣圓滿而系統性的聖言量作為修行依止;在〈聲聞地〉中,顯示了完整的修行道次第。以第一、第二瑜伽處積集資糧,第三瑜伽處安立瑜伽(成滿未至得入內凡),第四瑜伽處成滿道果(世間道得初禪以上,出世間道則入見道、修道位)。此有別於凡位修行者的指導與著作,以完整系統性的聖典指導止觀修學,具備了根本準繩作用。

有人認為不需學習經論與理論,而從實務體驗學習止觀即可;然而,這是有危險的。若要成就究竟出世道果,需從聖人所傳正法學習,如《大論》二十一卷:

「問:何等名為涅槃法緣,而言闕故、無故、不會遇故,不般涅槃?答:有二種緣。一、勝,二、劣。」

「云何勝緣?謂正法增上他音,及內如理作意。」

由此可知,不論是依止經論文字,或依止善知識,所學之法須有聖人語言為依據;依此如理作意,方得出世道果,不墮三界有法。又一切佛法增上加行,不離止、觀兩門,如卷七十五云:

眾生為相縛 及為麤重縛

要勤修止觀 爾乃得解脫

以下略舉論中少處,述止觀相。

三之一、止修習

習禪之人如果未聞佛法,有時誤判自身情況,起增上慢,反成障礙。

止的修習(奢摩他),次第培養三摩地力,成滿欲界定第九心(等持),後成未到地定、色界靜慮,至無色四空定。《大論》皆精準說明其體相。卷三十云:

「云何心一境性?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,流注、無罪適悅相應,令心相續,名三摩地,亦名為善心一境性。」

其中的相貌是什麼呢?

「又由彼念,於所緣境無有染汙,極安隱住,熟道適悅相應而轉,故名無罪適悅相應。」

可知此時已有適悅感受出現,成就等持。之後,止的力量再增強,得未到地定,其相如三十二卷云:

「安住熾然,正知具念,調伏一切世間貪憂。」

由論證之,由於止的力量所伏,貪心、瞋心都不能活動。心的相貌是正知、具念的。又云:

「即前微劣心一境性、身心輕安,漸更增長。能引彊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、身心輕安。」

如文所說,心一境性漸漸增強時,身、心將有輕安感受,漸漸增強、明顯易了。同理可知,若散亂心起,心一境性微弱,則輕安不復現起。

後入色界初靜慮,其相如卷十一:

「初靜慮中,尋伺為取所緣,三摩地為彼所依,喜為受境界,樂為除麤重。」

「又得定者於諸靜慮數數入出,領受現法安樂住故。」

靜慮現前時,喜為彼受,當下便有輕安樂觸。論文次地教授,系統完整,諸多不載。

三之二、觀修習

其次,對於修觀(毗鉢舍那),有明確的定義,如四種毗鉢舍那、三門毗鉢舍那或六事差別所緣毗鉢舍那。如三十卷云:

「依止內心奢摩他故,於諸法中能正思擇、最極思擇、周遍尋思、周遍伺察,是名四種毗鉢舍那。」

對於修觀的方法,亦有明確的教導,以下略舉《大論》三十一卷,云:

「由數勝解、數除遣故,後後勝解展轉明淨究竟而轉,亦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。」

「譬如世間畫師弟子,初習畫業,先從師所受所學樣。諦觀諦觀,作彼形相;作已作已,尋即除毀;既除毀已,尋復更作。如如除毀,數數更作,如是如是後後形相轉明、轉淨究竟顯現。」

對於止觀雙運,也有明確的定義,其所要求相對來說並不高,如《大論》三十一卷云:

「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,謂三摩呬多。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,於法觀中修增上慧。彼於爾時,由法觀故,任運轉道,無功用轉,不由加行,毗鉢舍那清淨鮮白,隨奢摩他調柔攝受,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。」

以上幾點,乃略舉論文對止觀修習之清晰指導;依止聖教,合於佛意,心安慧勝,加行無疑。

三之三、世出世圓滿

有人認為,佛法對於世間道德的教學不足,需用世俗典籍彌補;然〈菩薩地〉中,悉以完備世間道德。可見《大論》卷三十五:

「於所應敬,時起奉迎,合掌問訊,現前禮拜。修和敬業,所作機捷,非為愚鈍,善順他心。常先含笑,舒顏平視,遠離顰蹙,先言問訊。」

又卷四十云:

「又諸菩薩,於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惠,常思酬報。」

由此可見,若依〈菩薩地〉修習,行人必定善法成滿,培養戒德而增上定,依定德而增上慧,最終得果。《瑜伽論》〈菩薩地〉理義深妙,行門圓備,殊勝無比,此乃略舉一二而已;發無上菩提心者應究竟深入,必成大願。若藉世間典籍而為,反墮戲論而成障礙。正如《大論》卷七十七所示:

於諍諠雜戲論著 應捨發起上精進

為度諸天及世間 於此瑜伽汝當學

四、難得易失之寶

然而,《瑜伽師地論》博大精深,學習因緣也不易具足;在史料中,自奘法師將《瑜伽論》譯出後,學習瑜伽法相與講學修觀風氣蔚為一時;可只消短短一百年,中唐之後便不見有規模的修習與學風,之後又歷經會昌法難,瑜伽之學幾乎失傳,諸多相關重要註解至今仍未尋獲。

法學衰微一千多年,直到清末,方有楊仁山居士,從日本渡海請回諸多失傳、缺漏的經典;又有韓清淨、朱芾煌、歐陽竟無等,發心研習,付印流通,提倡學習。朱芾煌居士並彙《法相辭典》,透過奘法師所譯經論,以節錄聖言教解釋法相名詞,亦為一必備準繩,極為殊勝。後乘 玅境長老大悲願力,1996年始在美國建立法雲寺禪學院推廣此學。學風漸興,直至今日。

遠從釋迦牟尼佛、彌勒菩薩、曼殊室利菩薩、觀自在菩薩、無著菩薩,以大慈悲心護念眾生,為滿福智而無始劫行六波羅蜜,具足因緣、慈憫眾生,而在人間宣說大論。後有戒賢論師及諸多古德一路護持、講習傳承;又承玄奘法師,竭盡一生為漢傳佛法教理之完整,備受艱難、嘔心瀝血的求法求譯;輕生重道、難行能行。此方成就《大論》與諸多經論在漢地之學習因緣。

今天,若將經典束之高閣、或輕慢無有恭敬,遙想憶念諸佛古德悲行恩德,而不知恩懷報,觀生死苦,少至一偈奉法正學正行之,何容自稱佛徒而無羞愧慚恥也?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,應發加行,敬惜寸陰。

一切智慧聞慧為本,此更依止名句文身[xii]。初學之人,古文名相小為門檻,行者但需堅持自守,慎始圖終。若達名相,法義得顯;自此便得遍處採集無量無邊佛智慧語,安立自心於聖法義。證如最勝子菩薩於《論釋》中云:

此論殊勝若蓮花 猶妙寶藏如大海

具顯諸乘廣大義 善釋其文無有遺

今為流通大論文本,求善成滿,編輯組乃盡微薄之力,訂正編輯;今略呈管見,若有錯謬,還請法友慈悲賜教。願共入殊勝相應論,共樹無際涅槃因。

謹此為書前言

無為學舍大論編輯組 敬書

[一]出自《顯揚聖教論》卷一。此論在漢地傳譯,藏地缺無。故藏地傳《瑜伽師地論》的著者系無著菩薩。若果如此,無著菩薩似無需再重新組織《顯揚論》,並在頌中自雲親從彌勒菩薩聞等文。

[二]《佛學研究指南》第七章,關世謙。

[三]現今本地分已大部分出版。(除修所成地,二涅槃地等外)

[四]《瑜伽論研究》宇井伯壽:(東京:岩波書店, 昭和三十三年1958第一刷) 漢譯者: 慧觀,周麗玫等。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5-8。

[五]瑜伽論卷十六:次後五頌。顯彼我見由集次第發生於苦。餘有六頌。顯示解了解脫遍知

[vi]《慈恩傳》:「但遠人來譯,音訓不同,去聖時遙,義類差舛,遂使雙林一味之旨,分成當現二常;大乘不二之宗,析為南北兩道。紛紜諍論,凡數百年。率土懷疑,莫有匠決。」

[vii]《慈恩傳》:「(法師)幼年便備通經奧,而愛古尚賢,非雅正之籍不觀,非聖哲之風不習;不交童幼之黨,無涉闤闠之門;雖鐘鼓嘈囋於通衢,百戲叫歌於閭巷,士女雲萃,其未嘗出也。」

[viii]《慈恩傳》:「既得出家與兄同止,時寺有慧景法師講《涅槃經》,執卷伏膺,遂忘寢食。又學嚴法師《攝大乘論》,愛好逾劇。一聞將盡,再覽之後,無復所遺。眾咸驚異,乃令昇座覆述,抑揚剖暢,備盡師宗。美問芳聲,從茲發矣。時年十三也。」

[ix]《慈恩傳》:「時行百餘里,失道,覓野馬泉不得。下水欲飲,袋重,失手覆之,千里行資一朝斯罄。又失路,盤迴不知所趣,乃欲東歸還第四烽。行十餘里,自念:『我先發願,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,今何故來?寧可就西而死,豈歸東而生!』於是旋轡,專念觀音,西北而進。是時四顧茫然,人鳥俱絕。夜則妖魑舉火,爛若繁星,晝則驚風擁沙,散如時雨。雖遇如是,心無所懼,但苦水盡,渴不能前。是時四夜五日無一渧沾喉,口腹乾燋,幾將殞絕,不復能進,遂臥沙中默念觀音,雖困不捨。」

「東南入大雪山,行六百餘里,出睹貨羅境,入梵衍那國。國東西二千餘里,在雪山中,塗路艱危,倍於淩磧之地,凝雲飛雪,曾不暫霽,或逢尤甚之處,則平途數丈,故宋王稱西方之難,增冰峨峨,飛雪千里,即此也。嗟乎,若不為眾生求無上正法者,寧有稟父母遺體而遊此哉!」

[x]又名《制惡見論》。

[xi]譯場共十二職:譯主,徵義,證文,書手,筆受,綴文,參譯,刊定,潤文,梵唄,監譯官,監護大使。宋高僧傳三卷有詳細記載,職分略有異同。

[xii]大論十三卷:「又於依止名身、句身、文身義中,無倒解了。如是名為聞所成地。」

 

新制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採用16開紙張,雙欄仿木刻式排版。文字經過校對並配合科判表有助於次第學習理解。

資料下載


請書